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數量不斷增多,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為了支持普惠金融發展,促進資金融通,規范融資擔保公司的行為,防范風險,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以及銀監會、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先后陸續出臺《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條例》、《關于促進融資性擔保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促進融資擔保行業加快發展的意見》、《融資性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關于印發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四項配套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指導文件。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又一次強調了要圍繞資本主義市場改革,研究解決中小微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融資難題。融資擔保行業作為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破解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重要手段和關鍵環節,實實在在地起到了緩釋融資風險的作用,對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大數據、云計算、互聯、區塊鏈等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席卷的時代,擔保公司必須緊抓信息化建設,借勢而行改革創新、發展壯大,創新“互聯網+金融”、“政銀擔合作”新模式,構建面向監管、面向協同、面向運營的擔保行業信息化管理新體系。
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和未來經營管理的需求,全面支撐再擔保業務體系建設,規范作業行為、優化業務流程、歸集各類監管信息、提升風險救助能力,建立堅實的全面風險管理和大數據智能化風險控制基礎。
平臺以國家政策法規為導向、以各項制度為指引,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對再擔保業務的全過程、全方位實時監控,實現業務管理精細化、服務手段多樣化、輔助決策科學化的目標。通過分析整合現有規則制度、再擔保業務流程及宏觀數據結構,建立標準統一、流程規范、功能完善、簡單實用的信息化服務平臺。通過構建標準規范的數據交換協議,實現與銀行、工商、金融監管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為大數據風控、綜合監管提供多方位數據支撐,推動業務風險管控從人工經驗判斷向機器識別、機器智能化預警轉變,進一步解放業務人員、客戶經理勞動力。
對再擔保行業來說,對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的管理相當重要,包括客戶的基本信息、財務信息、關聯企業關系、客戶貸款信息、客戶歷史項目等信息以及對黑名單客戶以及重點關注客戶進行管理,并能夠對客戶信息進行快速的自動導入(數據上報平臺自動導入再擔保系統)和手工錄入,提供對客戶的信息進行增加、刪除、修改和查詢服務,保留修改前的客戶歷史信息,支持通過多個關鍵字段自動識別客戶與客戶之間的關聯關系,并通過系統提示、預警或查詢等方式,清晰地展示給系統用戶;對客戶資源進行資信評級,消除客戶對再擔保公司潛在的風險。
通過合作機構管理,再擔保公司合作機構主要包括銀行、各市級擔保公司等,對合作機構的合作關系的建立和管理、合作協議管理以及合作關系的定期評估等,能夠按照合作機構統計合作協議的成果轉化情況,且可以統計分析合作項目金額、項目個數、風險分擔比例、貸款利率、代償率、行業分布、客戶類型分布等,并對后續合作方向的調整提供決策支持。
以再擔保業務受理、審查、審核、評審、批復、簽約、保后等工作為核心提供的業務辦理、業務查詢、業務統計、業務分析等綜合管理操作平臺。系統按照用戶角色分配操作權限,控制操作范圍,在業務審批、合同簽約等業務流中集成電子CA簽章、短信通知等技術手段,保障業務辦理的高效、信息的真實準確。
財務管理實現再擔保業務收費標準流程控制管理,將收費、退費業務操作與會計核算無縫銜接,實時掌握資金情況。包含:收費標準自定義設置;費用自動計算;財務費用情況實時查詢統計;收入預測等。
再擔保風險監測預警平臺是根據再擔保業務的特點,通過收集相關的資料信息,監控風險因素的變動趨勢,并評價各種風險狀態偏離預警線的強弱程度,向決策層發出預警信號并提前采取預控對策的系統。
構建風控指標體系,并對指標類別加以分析處理;依據預警模型,對風控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判;依據評判結果設置預警區間,并采取相應對策。
依據機構客戶提供的再擔保項目的各項指標及其他定性的指標計算出對象權數和擔保方式權數,根據項目各項指標計算出項目風險度及風險額。結合預警機制為領導層提供項目決策依據。
通過決策分析管理,實現整個再擔保業務過程數據的實時獲取、準確分析,數據統計,數據分析功能,建立統一實時的快速在線統計查詢系統,提供實時、動態、準確的業務數據。通過設計不同的報表、圖表,公司管理人員能及時查詢業務量、再擔保保費、風控指標等數據變化,可以按照行業、地域、銀行、時間等信息進行全面分析,為公司各部門所需提供業務統計、分析報表,為管理層提供實時可靠的決策支持。
擔保機構管理包括了擔保機構部分業務的管理功能以及針對擔保機構的基礎信息等相關內容的管理。
體系內擔保機構準入流程全過程管理,具體流程受理、資料收集、綜合分析、評審及上會評審、簽訂合作授信協議、后期管理。
按照公司管理辦法和標準對準入擔保機構進行初步判定,如合作機構風險、經營狀況、代償能力、風控能力等方面進行內部分析,并得出初步判定,且通過準入擔保機構提供的相應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得出相關數據分析結果。
通過決策分析中心,實現整個再擔保業務過程數據的實時獲取、準確分析,數據統計,數據分析功能,建立統一實時的快速在線統計查詢系統,提供實時、動態、準確的業務數據。通過設計不同的報表、圖表,公司管理人員能及時查詢業務量、再擔保保費、風控指標等數據變化,可以按照行業、地域、銀行、時間等信息進行全面分析,為公司各部門所需提供業務統計、分析報表,為管理層提供實時可靠的決策支持。
依據客戶提供的反擔保措施、各項財務指標及其他定性的指標計算出對象權數和反擔保方式權數,根據項目擔保額度計算出項目風險度及風險額。結合預警機制為領導層提供項目決策依據。
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的管理包括客戶的基本信息、財務信息、關聯企業關系、客戶貸款信息、客戶歷史項目等信息以及對黑名單客戶以及重點關注客戶進行管理,并能夠支持通過多個關鍵字段自動識別客戶與客戶之間的關聯關系,并通過系統提示、預警或查詢等方式,清晰地展示給系統用戶;對客戶資源進行資信評級,消除客戶對省公司潛在的風險。